第067章 海禁之痛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了望远镜,刘致远自信能在敌船未现定海军之前,现它们,然后选择绕道也好,转向也好,一定不会被倭寇现自己的行踪。再加上这些天给战船加装了改良过的螺旋桨,使得战船的机动性和航大增。只要不是再遇到倭寇有预谋的大范围的合围,刘致远自信就算与敌船遭遇了,也能通过度上的优势把敌人甩掉。
看得远,跑得快。有了这两方面的优势,刘致远放心大胆地在东海这片倭寇四起的海域航行。不过,他也不是全无担忧,毕竟夏秋两季是台风的多期。如果战船在海上遇到台风,那就像是在死神的镰刀上跳舞,不只是危险那么简单,一个不小心就会全军覆没。

茫茫航海之途,刘致远闲了下来。为了自己的丈夫更了解倭寇的现状,张静妤没少给刘致远恶补过抗倭历史课。

说起当年,就是这海上的两场大风,把横行天下、不可一世的蒙元大军吞没。自此,元朝再也不敢贸然动对倭国的袭击。倭国人侥幸逃离灭国亡种的命运。倭人认为是这两场大风是上天挽救了倭国,于是乎顶礼膜拜谓之“神风”。

第一阵吹走蒙元近万大军的大风生在农历十月,神不神不知道,总之是十分之诡异。刘致远知道,北半球的台风多生于夏秋二季,冬春两季生台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第二阵吹走蒙元数万大军的台风就比较正常,它生在八月。其实这一次战败,也怪元朝的皇帝不会打海战,居然下令元朝在海军在台风多的季节动海战,这不是找死不等日子吗?

不管怎么说,败了就是败了,元朝两次对倭国用兵,都无功而返。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倭国侥幸战败无敌于天下的蒙元军,他们的气焰更加嚣张,以至于元末明初这段时间里,倭寇不停地过海劫掠华夏东南沿海。另一方面,蒙元折戟的阴影笼罩在明朝皇帝的头上,以至于明太祖在《皇明祖训》中将倭国定为15个“不征之国”之一。

在明朝初年,东南的倭患闹的比较厉害,那时的倭寇大都是倭国南朝的武士,他们和明太祖朱元璋的宿敌张士诚等人的残余势力勾结,危害比较大!朱元璋曾多次派使臣到倭国希望能够和足利幕府一统清剿倭寇,均被拒绝。

当时倭国将军还放言:你们是大天朝,我这里是小天朝,大天朝之外有小天朝。你不要来管我们。

态度何其嚣张!

但朱元璋吸取了元朝东征倭国失败的教训没有征伐,直到足利义满当政的时候,明成祖派郑和出使倭国,室町幕府才和明朝建立了宗番关系。

要知道,不管是太祖朱元璋也好,成祖朱老四也罢,这爷俩绝对是睚眦必报的主。当年帮着张士诚对抗老朱的苏松之地的百姓,足足给老朱家纳了两百多年的重税。本来建文帝执政时,已经改变他爷爷的重税弊政。可是到了靖难之役朱老四上台之后,在恢复祖制的旗号下,继续征收苏松重税。更是气人的是,建文遗臣高翔不与朱棣合作,着丧服拜见朱棣。朱棣杀了高翔还不肯罢休,一气之下还下令加重苏松重税。

由此可见,这老朱家爷俩着实不是善类。

这倭国大将军又是杀使臣,又不管好自家人,让倭寇过海来打劫,老朱怎么咽下这口气?不过,正是怕那两场邪门的台风,他也不敢轻易地撞那个邪。就连成祖朱老四在手握无敌舰队的情况下,也没敢兵把这帮跳梁小丑给灭了。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永乐年间的姑息养奸,渐渐地把倭寇养成了国之毒瘤,贻害无穷!其后由于国力不继,朝廷只能用闭关锁国的方式来严堵倭寇入侵。延及嘉靖年间,倭寇就是一颗消耗明朝的肿瘤,一直伴随着明王朝走向衰落。

刘致远记得后世曾有人说:“明朝闭关锁国,逼民下海为寇,以至于全民多寇,问题烂在明朝自己身上。在深入地了解了历史之后,刘致远觉得这种说法不太妥当。

试问:如果没有倭寇,四海清平的话,明朝会下令禁海吗?

其实,海禁是朝廷为了整顿沿海治安,清理走私,保障社会安定起见,采取的一种禁阻民间人士非经过官方许可,私自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政策。海禁政策并非明朝创,早在宋朝就有之。宋朝自宋太宗赵光义时代开始,便开始了全面海禁。

明朝的海禁也不是把所有的对外贸易的关口都关掉,在建国之初,朝廷为了保境安民,的确一度把所有对外贸易的港口关闭。不过,永乐以后,随着中国海防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禁令渐弛。而后,东南沿海倭寇活动剧烈,嘉靖初年,朝廷为了防倭抗倭,厉行海禁。

时张时弛的海禁政策,主要目的都是遏制东南沿海倭寇的侵扰。而且海禁政策并不是针对所有国家,只是单独对日本“闭绝贡路”,实行更加严厉的海禁政策,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还是比较正常的。说白了,海禁政策的实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倭寇以及海盗这些败类的存在,主要也是为了打击倭倭寇。

刘致远也想到了朝廷之所以实行海禁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朝廷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要知道,在没有强大的海军来维持海上秩序的情况下,允许民间私人出海贸易的话,只有两个结果:一,变为海盗;二,被海盗打劫。不管是什么结果,都不能给华夏大地带来福祉,也不利于海外贸易的展。所以说,朝廷对外实行官办的堪合贸易或者是封贡贸易,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海禁之痛,并不在于朝廷想不想开海,而是能不能开海。如果不先把倭寇之祸清除,如果没有一支维护海上秩序的海军。

大海,还是一片禁忌之地。

ps:有明一朝的海禁政策,值得诟病的并不多,除了老顽固朱元璋之外,历代皇帝都是有开海的意识的。特别是倭寇靖清之后,嘉靖之后的继任者就一度开放了海禁,这才有了明末的资本主义萌芽。

真正祸害中.华的是辫子王朝,那帮鞑子只想把汉族圈起来当奴隶,所以实行更严酷的禁海政策,中.华从此国门紧闭,这才彻底丧失海上优势。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重生之海上霸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重生之海上霸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