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章 至善至恶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由于顺风顺水,再加上有螺旋桨的推动,定海军的战船吃水又浅,航比敌船快的不是一丁半点。敌船被甩在了后面,而且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王直纵有万般不甘,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干姐夫,你可回来了。”岑慧君正在回忆天妃娘娘显灵时的幸福景象,突然见海中有人一跃上船。她不用看也知道是刘致远回来了,马上跑过去迎接。

“本来可以快一点赶回来的,只是途中遇到了鲨鱼群。为了保证特战队的安全,我不得不带他们绕道而行。”刘致远淡淡一笑,一边将海中的特战队员拉上船,一边问道:“怎么样,战船有没有受损?”

“没有,不过刚才真的好险,敌船差一点就追上我们了。”岑慧君高兴地答道,脸上露出无比兴奋的笑容,“干姐夫,你猜是谁救了我们?”

刘致远笑着摇摇头,依旧不停地把还在海中的特战队员拉上来。由于在海里泡的时间太长了,特战队除了黄宝定之外,所有成员都脱力了。后来要不是刘致远与黄宝定合力把他们拉回来,只怕他们都已经永沉大海了。

“是天妃娘娘。”岑慧君兴奋地大叫起来:“是天妃娘娘显灵,让我们的战船加,这才摆脱敌人的纠缠的。”

“真的?”刘致远有些不敢相信,他是来自二十一世纪,当然不会迷信鬼神之说。虽然天妃娘娘,即妈祖娘娘在两岸三地信徒众多,他也是信众之一。不过信归信,他还真没想过现实世界里会有如此神通广大的神女存在。

“真的!”岑慧君见刘致远的脸上流落出不信的神情,急了,抢着说道:“我们亲眼见到她立于桅杆之上,很多人都看见。不信,你可以去问阿妤姐,她也看见了。”

“原来真的是天妃娘娘救了我们,等会干姐夫一定去神堂给她上香,感谢她的救命之恩。”刘致远没在天妃娘娘是否真的存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转而问道:“你姐姐呢?她在哪里?”

在刘致远的印象当中,自己外出时,张静妤总会在家门口等自己回来。可这一次自己回来都有几分钟了,还不见她的人影,而且甲板上没有几个人,更没有人过来帮忙,他不禁有些疑惑。

“她现在正带着定海军的官兵在神堂给天妃娘娘上香行礼,干姐夫你快点过去吧,这里交给我负责就行。”

“好吧,你把特战队员都拉上来,然后清点人数,把他们送回到房间休息。”

“知道了,小君办事你放心。”

此时,战船正四平八稳地航行在茫茫的海天之间,敌船早就不见了踪影。危机解除了,定海军的官兵一部分在有条不紊地在自己的岗位上操作着,另一部分则聚集在神堂。

本来很宽敞的神堂,被数以百计的官兵挤得水泄不通。神堂内很安静,安静得连呼吸的声音都能听到,所有人都静静地向着神龛伏跪拜,脸上尽是虔诚。

刘致远可以列举一万个证据来证明这个世上没有没有鬼神,不过,却没有一个理由可以说服自己不向这名法相庄严的天妃娘娘伏下跪。他之所以下跪,不是因为君权的威压,也不是对神明的敬畏,而是对人间至善力量的敬仰。

圣母普慈衷,九州一体;斯人皆赤子,四海咸宁。

或许,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ooo+++

在茫茫的海天中航行,是很枯燥乏味的。刘致远手中有名为《针经图式》的海图,那可是三保太监下西洋所用过的最权威的海图,堪称是集数代人经验之总成;定海军的两艘战船上,每船均设有罗盘,由航海经验丰富的船工担任“火长”,时刻监视着航行的方向。

每到夜晚,船工中通晓星象的“阴阳生”便手持牵星板,或蹲或立,时走时停,借观测星象来确定船队所处的纬度,这就是所谓“过洋牵星术”了。“阴阳生”还夸口说:只要夜空晴朗,战船就不会迷失方向。

在没有卫星定位的年代,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刘致远没有苛求,他只要求战船一直向东北方行驶就行。至于沿途会不会遇到倭寇,能不能找到海岛,他是无法预测的。毕竟他手中的海图并不如后世的详尽,不过,一直向东北走,肯定能到倭寇的贼巢:倭国。

刘致远之所以要向东北,就是想到倭国去看看。当然,他不是去探寻av文化的起源与展,而是实地考察战乱不止的倭国,看看有没有从根源上根除倭寇的可能。

张静妤一有时间,就向刘致远讲解和介绍相关的历史。刘致远知道:倭寇自古就有,自从公元五世纪初年起,高句丽就有了倭寇这个称谓。由此可见,倭国人从公元五世纪初,甚至更早,就开始劫掠东北亚沿海地区。

从公元五世纪,一直抢到公元十六世纪,倭寇抢了一千多年,一直都没有消停过,刘致远对倭寇的厌恶程度更加深了。这一千多年来,华夏沿海地区他们肯定没少“光顾”。

大一统的时代,中原政权尚且还能管好海疆,倭寇来一个杀一个,一直没有酿成大祸(当然,腐朽不堪的嘉靖朝除外。)不过,在五代十国这类的战乱时期,中原政权交替频繁,历史记载很少,至于倭寇之乱的程度就无法得知。

没有记载不得于没有,倭寇亡我中华之心不死!这一点,刘致远可以肯定。特别是十世纪之后,倭国天皇的权力被架空的幕府时代。天皇管不了自己的国家,幕府大将军又管不到各地的小诸侯大名武士,再加上倭国除了地震火光多之外,要啥没啥。这些穷疯了的大名,不想尽方法带人四处打劫才怪。而富饶的华夏中原,盛产的茶、瓷器和丝绸,这些都是他们最想得到的。

此时正值倭国战国时期,倭寇的最大的源地――九州的情况更是糟糕。九州是倭国南部的最大岛,有肥前、肥后、平户、大隅和萨摩等乱七八糟的藩国。如同倭国各地一样,九州岛也是诸雄并立,空前混乱。

北边,丰前与筑前的大内氏原本是九州最强的大名,但是遭遇到家臣陶晴贤的政变灭亡了,而陶晴贤不久被九州之外强大的大名毛利元就所杀,并顺势进入北九州,这就和另一个强藩丰后的大友氏碰上了。

南边,萨摩的岛津氏和大隅的肝付氏在火拼。西边,肥前的龙造寺氏则和少2氏内乱不休。

有战争就有失败者,在战争中失败、丧失家主的武士成了无米下锅的浪人,怎么办?因战争无法谋生的渔民、流民,怎么办?下海!做海贼!与其在陆地饥寒而死,不如到海上去撞撞运气。

除了死里求生,财梦也是下海的另一个重要理由。当时明朝断绝了官方的朝贡交易,导致海盗走私团伙日渐猖獗,中国的生丝、棉布、陶瓷、药品等,都是倭国的抢手货,倭国不少富商、无赖也打起了做海贼掳掠回倭国赚取厚利的算盘。

不仅仅如此,海贼的背后还有大名的资助和庇护,倭国从十三世纪初开始,九州和濑户内海沿岸富于冒险精神的武士和名主携带同伙,一方面到大明和朝鲜(高丽)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岸居民。

明朝将这些海上东来的至恶贼人称为倭寇,正由于此。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重生之海上霸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重生之海上霸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