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兵压境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宋的旬阳城外,当地的知府调动了粮仓,为暂停在这里的大军又添上了一份粮草。
有时候战况胶着的时候,粮草多的一方胜的把握自然也更大一些。

李光武此时坐在军营里,与众人商讨着大辽此次会派出来的将领。

“大将军莫要担心,他们大辽的能人也就那么几个罢了,有些已经被牵制住了,此次必胜无疑。”一位身着黑色铠甲的副将说道。

当初李光武因为两位兄长身在大辽,没少被先帝怀疑,虽说在慢慢削弱他的兵权,可到底没来得及便病重了。

而李光武又因天生好战,还跟当今的大宋皇帝格外的投缘,便投靠了他,辅佐他上了位。

此次,正是李光武听闻自己的两位兄长全家都被大辽的狗皇帝给杀了,听闻宋帝有意出征大辽便力挺,更是请命带兵。

“切不可轻敌。”虽然李光武也觉得他们胜算很大,可还是小心道。

他们只稍稍歇息了一番,便继续前进,一路紧敢慢敢,在到了边城前的一个城池便停下了前行的步伐。

李光武并不是平白地把军队停在这里的,他要先派人快马加鞭的去边关了解一下情况,顺便休整一下队伍。

虽然不城里已经被大辽攻占,可他却不得不谨慎行之。

如果辽军可以无声无息攻取了城池,那么他们的援军定然是到了的,到时候他们大宋一群疲兵,到了城下那就是活靶子,随便一个小孩儿扔块儿石头都能砸到人。

耶律贤和萧引凰带领的大军还正在赶路中,他们距离玉阳关相对于大宋军队来讲要远的多。

他们已经提前出发并且路上并无耽搁,可却没有料到,宋军也提前启程了。

玉阳关的李知府能做的不多,只是筹备府城中的粮草。

庆幸的是,早两天便将与宋城接近的县镇上的百姓略加疏通了一番,如此一来,战线也会短上很多。

玉阳关。

“将军,五十里外有大量宋军出现,看人数,超过,超过五万人马。”一位斥候回报说。

那被称为将军的男人有些不可思议,道:“怎么可能!”怎么可能这么快!

按照他们得到的情报,至少还有两日的准备时间才是!

要知道,去前方潼阳关求救的人还未带回救兵和粮草呢!

“快,通知下去,按照昨日的布防行动下去。”那将军很快便镇定了下来,有条不紊地吩咐道。

他好歹镇守了玉阳关十多年了,身经百战不说,对此地的感情也十分浓厚,定要与此城共存亡!他看着那人领命下去了,便对着他的副手吩咐道:“去,让人快马加鞭地去潼阳关,告诉那里的知府和守将,知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

应呈青接着又咬牙切齿地道:“若是不想跟着玩完儿,还是早些派兵!”

潼阳关的守将知府跟他应呈青有仇,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将个人恩怨放一放……

送信的人都走了一天多了。

玉阳关还是没盼来援军的身影。

应呈青站在城门下,皱着眉看夕阳一点点地落了下去。

他知道,定是那狗贼不肯派兵救援,生死关头还记着个人的恩怨!

说罢应呈青直接穿着铠甲,拿起十石的大弓,背着长刀,上了城墙。

风烟滚滚,应呈青凝视着空荡荡的前方,马蹄声,越来越近了。

底下的老百姓也没有闲着,一切能用来作战的都拉到了城底下,还有一些妇人,自觉的架起了大锅烧起了热水,以备不时之需。

黑云压城城欲摧!

大宋的兵骑就这样“如约而至”了!

后方的大军威武齐整,为首忽然出现一个气势汹汹的身影。

“应狗贼听着!有胆下来与爷爷一战!”

出来的这位正是镇守边关的大宋大将齐胜之。

输人不能输士气,应呈青气沉丹田,怒吼道:“毛都没长起的小子,你爷爷我在这呢,眼没瞎耳没聋,不用叫那么大声!”

不管是不是好笑,可该配合他演出的士兵还是哈哈大笑,仿佛听到了最好听的笑话。

其实这些激将法没什么用处,可总归也是提升士气的一种法子。

毕竟,若是这么简单就被人激将,也活不了这么多年了。

而此时的潼阳关的知府府里,听着大肚腩的潼阳知府慢慢的吹着茶盏里的热茶,他的右边坐着的正是潼阳的守将马布易,而地下跪着的不是旁人,正是被玉阳关守将应呈青再次派来求援的士兵。

“这事儿马将军怎么看?”知府放下手中的茶盏,轻轻地摸着自个儿的大肚子。

马布易粗声粗气地道:“老子什么怎么看?姓于的,别他妈的跟老子耍花腔,之前不是说好了的!”而后眼神一厉,道:“还是,你他妈的想反悔?”

突然,知府府里的总管走上前,在于知府耳边轻轻地呢喃了几句。

于知府便让他将人带了下去,给了他一个眼神。

那马将军这才放下心来。

“景王到了。”

没头没脑的一句话,却让两个人心中都升起了一种不好的预感,却又同时升起了一个念头:一定要拖住他!

烛台上的火焰在忽明忽暗地燃烧,照亮了亦正亦邪的人脸……

他们忌惮的景王,正在马不停蹄地行军。

萧引凰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

她坐在马上,总感觉心脏在没有节律地跳。

“怎么了?”耶律贤很敏感地发现了萧引凰小脸上惴惴不安的表情,问道。

后方的几位前锋和副将听了耶律贤的话,都看过来。

萧引凰只是突然感觉心头一跳,没想到景王居然这么关心自己,连带着各路将军也都看了过来,她实在担当不起这样的众目睽睽……

她无力地笑笑,道:“王爷,在下只是突然觉得,应该由此不入城,直走郊外,只稍作补给便去玉阳关,再派一队斥候先去探一探玉阳关的情况。”

众将听了萧引凰的话心中生出不解。

以往以这样的情况,都会先在前一处休整一番,以探军情,再向潼阳知府守将了解一下更多的消息,为什么……

“军师,若是直接前去,恐怕将士们会疲惫不堪啊。”一位副将说道。

萧引凰摇了摇头,神色凝重道:“听闻翰林大学士李光庭有一弟李光武在大宋。”

耶律贤点了点头。

这个他知道,那李光庭李光文原本不就是因为要投奔其弟李光武而被天顺帝耶律璟给杀了吗?

“他是武将,很受大宋新皇的重用,听闻嗜战如命……”

萧引凰脸色沉重地分析着。

曾经她就想了宋皇会派何人出战,这李光武也是其一,可,对此人她着实说不上了解。

忽然,萧引凰又想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快,加快速度,前方五十里处休整一个时辰,直奔玉阳关!”萧引凰忽然着急地说道。

耶律贤神色不定,不过这么多天和肖若相处下来,他清楚这个人突然做出此等举动绝非没有道理。

他身后有一位副将道:“元帅,军师,这是不是有些太急了?末将与李光武交过手,他不过是空有力气没有脑子罢了,更何况,咱们不是比他们提前出发了许久?”

也不知道是谁空有力气没有脑子。

耶律贤不想听这个人废话,他信任萧引凰,所以直接发令道:“前方五十里处休整一个时辰,直奔玉阳关!”

那语气里是满满的不可违背。

如此,众将虽然心中疑惑不解甚至不满,也无可奈何,纷纷加快了速度。

潼阳。

于知府和守将得到耶律贤大兵已至的消息,匆匆奔到城外。

“下官潼阳知府于忠实见过王爷。”

“末将潼阳守将马布易见过元帅。”

两个人一见了耶律贤,纷纷低眉顺眼地说道。

刚停了步伐的耶律贤挥了挥手,直接问道:“玉阳关如今如何?”

于忠实挤着绿豆大的小眼睛,谄媚地道:“玉阳关知府并未派人前来,想必此时并无什么情况。”

他说的是实话啊,玉阳知府确实没有派人来,至于守将派的人?啊,不好意思,他没有见到!

会不会……让人截杀了?

耶律贤点了点头,既没说相信也没说不相信。

说实话,这知府的话都不如肖若的一个皱眉惹人相信。

“王爷,下官备了一桌酒席,不若进城歇息一番?也让众位将士休整一下。”于知府赶紧道。

若是没有萧引凰事先郑重其事的样子,耶律贤可能去休息也就休息了。

他知道大军压境情况危急刻不容缓,所以耶律贤冷冷吩咐道:“于知府若是无事不如回去多准备一些粮草和药材吧,马守将,潼阳城加紧防备。”

然后便挥了挥手,示意他们离开。

两个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这景王就这样让他们走了?不喝酒的吗?

“禀元帅,时辰到了。”

“拔营。”

耶律贤懒得看那两个呆滞原地的人一眼,直接下令离开。

“景王殿……”于忠实还想再挽留耶律贤一番,可是一张嘴吃了一嘴的沙子……

玉阳关里。

萧引凰派去探查的人在距离玉阳城有一段距离时便听到了嘈杂的声音,很快便意识到了不妙,快马加鞭地回去报信。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燕成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燕成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