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石室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没动静,可我却能强烈的感觉到,这东西是有生命气息的。
只是,这个生命体,似乎正在散发出一种邪恶和死亡的气息,这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不寒而栗。

这东西给人的感觉,甚至比一只活着的大型怪物更可怕。

所以,让我们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极度的不安。

“桀…”

就在我们全都提着心吊着胆的时候,一声突兀的声音响起。

刚刚不知道什么时候飞到了角落里的“黑煞”,竟然是突然发出一声犀利的怪啸。

紧接着,便是惶恐不安的绕飞回来,看起来是跌跌撞撞的样子。

我甚至能够看到,这小家伙身上的黑毛,竟然是一根根的竖起,整个小小的身体,就如同瞬间变大了一圈,那种极度的惶恐,光看表面就能感受到。并且,它正在作势欲扑。就像是一只正在要自卫的老猫。

“呼!”所有人都被它的异常给了一大跳。

我忙用手电筒向四下乱照,这一照才发现,这里的四周围除了那些悬挂的,诡异的符菉之外,好像并没有多余任何活物啊。

“这里,不不会有鬼吧?”美子战战兢兢的问道。已经躲在了我身后。生怕自己遇到什么鬼东西。

“别害怕。”我安慰道。

“可是这里实在是看起来太恐怖了。”徐俊杰这么一个大男人都紧张起来。

“相信师哥吧!”朱哲道。

我没有说话,而是再望向“黑煞”,只见,这小家伙身躯膨胀了不少,尤其是刚刚还惶恐不安的姿态,现在瞬间变了样子,这股霸气、沉着、凶戾,和刚刚的惶恐怂样完全不一样了。

现在的模样和气势变得有些嚣张,简直像是一个武林高手正在威风凛凛的拿着兵器,准备发出惊天一击般!

没想到,小家伙短暂的惊慌之后,就开始马上要反击了。

此时,我马上是感到了一阵心惊肉跳。

不知道这小东西现在打算做神马。

没想到,这小小的“黑煞”,发起威来竟然也是这么凶残这么吓人。

此时,我看到,“黑煞”凶神恶煞的对着的方向,正是那隆起的石台上的那个四方形的奇怪的暗影。

很显然,对于它的威胁就是来自那儿!

看样子,这黑影不简单。

所以,我也提起了十二分精神,做好了防护准备。

“你们留在原地。”我说完,便自己壮着胆子向前几步。

上前以后便发现,前方那座石台上,以宽约八十公分的长石条堆砌而成。

石条昏暗发黑,还有不少落灰。看起来是时代久远。

走近石台后我又看得清楚了一些,原来那四方形状的奇怪的物体,竟是一口大鼎。

呼!

原来是鼎!

不过,这似乎和寻常鼎不太一样,它的造型独特,是一青铜大鼎!

说起鼎这个东西,它绝对是古代青铜器里头,最重要器种之一。

在古时候,鼎主要是用来做烹饪的器具。

烹煮鱼肉和盛贮肉类通常就用它。也就相当于现在的锅。

在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

一般来说,鼎主要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大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

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

传说夏禹王,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

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发展为传国重器。

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

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而且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

而眼前的这青铜大鼎,一看就是典型的四足大鼎。

半人多高,其器制沉雄厚实,上面的纹饰狞厉神秘,看起来是凶煞万分。而刻镂深重凸出。质感根强。

不过,奇怪是是,这四足鼎上,竟然还有一个厚实的盖子,把这大鼎口给封盖得很是严实。

似乎是故意在盖着上面东西。

我仔细辨认了一下,发现,眼前的青铜器上,有着特有的包浆,这包浆呈现出一种妖异的血红颜色。这眼神是带着莫名的煞气。

这造型让人看着是毛骨悚然。这时候我才看清,,这盖着上,似乎有着篆刻一些文字和符号。经过辨认发现,这竟然是殄文。

万万想不到,这里再次见到了殄文。

我们之前在帽儿山也见到过这种文字。

所谓殄文,便是上古时期的巫师,写给鬼神看的文字。

据说殄文有沟通阴灵的功能

这也相当于是“天书”,天书是上古时代的大祭师,或者国师级别的人物,才能够掌握的文字,寻常百姓是看不懂,也没资格学的。

而殄文,则是行阴的“鬼师”与鬼物阴灵交流的文字。

曾经玫瑰跟我简单的说过关于殄文如何辨认,再加上师父也曾经教过一二,所以我多少能依稀辨别一些内容

好奇之下,我便是往前一步,凑到那青铜大鼎的边沿,再用手电筒的光线,照射着封盖上的殄文。

这一看,便傻眼了。……

万万想不到,我看到的,竟然是这样……

这上面的文字,让我是心惊胆颤……

原来,青铜大鼎,并非常物,而是特殊法器。并且是三苗时期的法器。

所谓的三苗,传说中黄帝至尧舜禹时代的古族名。又叫“苗民”、“有苗”等等。

当禹的夏部落联盟跨入奴隶社会时,三苗已有“君子”、“小人”之分,开始有了阶级分化。

在上古时期,三苗“惟作五虐之刑”,最早发明了刑罚。三苗有“髽首”的习俗,即把麻和头发合编成结。与欢兜、共工、鲧合称为“四罪”

也有传说,三苗是“九黎之后”。

尧时,三苗作乱,尧发兵征讨,作战于丹水,打败三苗。有文献说三苗的首领驩兜是“尧臣”,被称为“诸侯”。

后来,尧将三苗流放到西北的三危山。

禹时,三苗不服,禹与三苗进行了一场历时70天的大战,从此三苗在历史记载中消失。

所谓成王败寇,这三苗败后,史籍中就不再见到有任何有关三苗的活动。

当然,也有考古学者认为我们现在的苗族,就是三苗的后裔。

不过,以我的认识,三苗和现在的苗族实际上是有很明显区别的。

而三苗这个消失在历史长河的古族,有着悠久而神秘的巫文化,甚至比大部分的部落都要早,传说发明殄文的水族,就是从古三苗部落中分支出来的。

眼前的四足青铜大鼎,该就是古三苗时期的祭师所铸造。

它上面的封盖上的殄文,就是写着它的来历和咒文。

此时,倘若我是盗墓贼,看到这么个有着历史背景的大鼎,必定会兴奋到手舞足蹈吧。

这玩意儿可是价值连城啊。

当然,我现在也没心情顾什么值钱不值钱。而是现在被殄文的内容给吓到了大惊失色。

这殄文记载的内伤,竟然说这里实际上是布置着一个古老的法阵:镇虚地乾阵!

而这镇虚地乾阵内的作用,就是专门用来封印某种神秘的力量。

只可惜,镇压什么东西,这殄文没有记录。

我再仔细看了上面殄文的内容。这一看,就发现,上面竟然还有一段古老的释灵法咒。

所谓的释灵法咒,与道家或者佛家的超渡经文,有类似的作用。

不过,也有不同。

具体表现在于,释灵法咒除了“平息”,“祈祷”,“超渡”等功能之外,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功能,叫做“释放,,也就是释灵法咒的由来!

而这个“释放”,显而易见,就是释放出这镇压的力量。

所以,我现在感到脑门里头一炸,心脏狂跳起来。

既然这玩意儿又镇压某种神秘力量,又能释放这种神秘力量。就意味着这里里面的玩意儿不简单。

就在这个时候……

一个声音在我身边絮絮叨叨起来。

我这才回头看了一眼,发现,徐俊杰竟然在好奇的念着上面的殄文。

“你认识殄文?”我问道。

“是啊,师父教过。”

“呆子,你瞧瞧你都念了什么?”这时候,李楠惊慌失措起来。

“啊!傻子,你把释灵法咒念出来了。你是不是脑子被驴踢了?”朱哲也是惊慌无比,瞪圆了双眼。

这小子,竟然在无意之间,傻啦吧唧的把那几段释灵法咒读出来了。

这也就意味着,这小子无意间给这镇压在大鼎中的邪物给解除了封印!

我靠!

大事不妙。我整个人头皮都炸了。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渡灵天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渡灵天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