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英雄蒙尘(下)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穆平讲的很慢,他看着眼前仔细倾听的穆顺,他知道儿子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
一个小小的寒门庶族就能让穆家陷入如此的绝境,那就更不用说寒门之上的各种显达了。

穆平之所以告诉穆顺这些并不是期待以后穆顺能够为家里的四代数十口人复仇,因为以穆顺的为人,你就是再给他十辈子他都报不了仇。

穆平之所以反复的交代各族子弟的生活习惯和特征,那是希望他们穆家的运气能够好点,有朝一日拜在世家大族的门下,那样他们就再也不用受到今天的屈辱了。

只是这种事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谁也不知道他们何时会遇上外出游学历练的世家公子。

当晚四更穆顺用木叉杀死了堵在他们家门口的张家私兵,带着父母家人一路向北而去。

他不敢往南走,因为天亮之后如果被张家现了,那他们全家将会有被通缉的危险,向南走只能是自投罗网,只有向北到了长城周围他们才能找到活路。

在北行的路上,他们遇上了一支几百人的流民队伍,他们都是失去了土地自愿前往边地戍边的流民,就这样穆顺一家跟着队伍来到了武泉。

只是到了武泉之后他们才现,原来处在边地的武泉也并非是什么乐土。这里一样没有属于他们这些流民的栖身之所,所有的土地都是有主的,就连长城以北征战不断的地方,那些土地都成了边军中大小军官的各种私产。

在武泉想要活下去,他们唯一还能仰仗的也只是他们的一条命了。穆顺到达武泉的时候是八月,当时正值黑河战役结束不久,边军各部严重缺人,县府出告示,如有愿意从军杀奴的赏梁米三石,就这样穆顺加入了边军。

没有钱财疏通的穆顺因为顶撞了募兵官,他被分配到了以送死著称的杂兵营。

汉军规定,除五军各校外,其他郡兵.义军.杂兵是没有粮饷的,他们所得到的也只是两餐一宿不至于饿死,成为杂兵之后,兵器自筹,铠甲自筹,唯一能够称道的就是缴获属私人。

汉军规定,郡兵以下缴获物资既可作价卖于官府,也可自用都归个人,他们的收购条件也算优厚,并且钱粮皆可概不拖欠。

这是真正的“刀口舔血”,想要赚钱养家就必须杀人越货,否则只能饿死。

身无护甲手无兵刃的杂兵,每一次都是被作为消耗敌人箭矢的炮灰来使用的,每一次出战他们得到的战利品最少,死的人却最多,勇猛如穆顺他的缴获也只能勉强养活家人,其他人更是可想而知了。

跟随穆顺从军的流民有八十多个,经过一个多月的征战,剩下的也只剩下几个人了。

他们这支杂兵营,不管死的人再多,用不了几天就会被重新补满,在大汉失地无粮沦为流民的人太多了,他们来自大汉各地有自愿的.有被迫的.他们走入杂兵营的那一刻,他们的命运就已经决定了,他们活不了太久。

几天前,经过一次大战之后,穆顺所在的杂兵营再一次被打残了,全营上下五百人,回来的也只剩下了四十多人。

和穆顺朝夕相处的几个兄弟再也没有回来,他的身边只剩下了一个叫康柱子的兄弟,柱子之所以还活着,是因为他一直都待在穆顺的身边,穆顺也一直将他护在自己的身后。

穆顺之所以会护着柱子,那是因为柱子的姐姐是穆顺的相好,穆顺的父亲已经向柱子家送了彩礼“三十斤马肉”。

回营的当晚,他们全营再次补齐了,这些人都是来自豫州的戍边戎卒,穆顺站在营门口不断的观察着这些人,他希望这个队伍中有他想要等待的人。

尽管穆顺知道,就算世家大族的历练子弟再如何的放荡不羁,再如何的任性妄为他们都不可能加入以送死闻名的杂兵营,但他依然还抱着一丝希望。

现在的穆顺就是为了希望活着,他要等,不管是多少年他都要等。第一次注意刘武并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入营的队伍中,所有进入杂兵营的戎卒都是神色麻木,目光呆滞,宛如行尸走肉。

只有他,只有这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表现的是那样的与众不同,他的眼神里没有死灰,只有好奇,对就是好奇,他不断的打量着营中所有的一切,不管是破败的栅栏,还是低矮的茅屋这些在平民眼中再平常不过的东西,在他的眼里都是那样的新奇。

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虽然他自称是少年的哥哥,但穆顺能够感觉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尽管哥哥照顾弟弟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汉子的眼神中却透漏着一丝诡异。

通过打听穆顺知道了少年的名字,他叫刘武,而那位自称是他哥哥的人则叫邓虎,穆顺对此嗤之以鼻他从未听说过哪里有亲兄弟不同姓的,更何况在打饭的时候是邓虎去的。

在杂兵营中吃饭可不是人人有份的,那要看你有没有本事了,你要是有本事将所有抢饭的人都打倒,那以后你根本就不用去抢,别人就已经早早的将清汤寡水中最干的给你送来了。

在杂兵营中的第一顿饭又称为“抢食”,在军中不论何时何地都是拳头大的说了算,你要是够本事将营中所有人都打服了,那你就是杂兵营里的头,即使不能你也会成为一群人里的头。

那个邓虎的确有些勇力,他周围的几十人明显早就被他打服了,一个个恭恭敬敬的等他先盛饭,他捞了一碗沉底的麦粥之后恭恭敬敬的送到了坐在一旁的刘武手中。

只见这位刘武接过碗来盯着看了很久才喝了一口,随即又吐了出来,穆顺看的出来那不是装的,因为如果这个刘武真的是一个活不下去才卖身戍边的戎卒,那见到一碗稠乎乎的麦粥就应该是狼吞虎咽才对。

但他的表现却和身边的戎卒完全不相称,穆顺的心中有了一丝莫名的兴奋,更让他兴奋的是当刘武站起来的时候,他随身带着的包袱掉落在了地上,几卷竹简滚落在地。

“他是个读书人”穆顺兴奋的想要过去搭讪,但随即又止住了脚步,穆顺问自己他就这么上去要怎么说,难道直接就问人家是不是游学的士子吗?

再说现在也只是有了一些简单的判断,这个刘武究竟是不是游学士子呢?现在还真不好说,既然他已经进了杂兵营那以后的机会多的是,还怕他跑了不成。

只是第二天还不等穆顺找机会接近刘武,他们杂兵营就要再次出征了,穆顺已经有了主意,在尽量不让刘武死去的基础上再认真的观察一下他,现在穆顺已经能够肯定刘武不是普通人了,但他是不是世家出身谁也不知道。

如果刘武仅仅是一个寒门庶族中的弟子呢?自己草率的贴上去认主只会徒增笑话,对于他的复仇大计没有任何的好处。

在杂兵营出战之时为了护住刘武,穆顺带着康柱子和几十个杂兵营中的老兵一直跟在刘武不远的地方,当看到刘武拉着邓虎不断后退的时候,穆顺带着人也一直跟着。

虽然不知道这个刘武要干什么,但穆顺却觉得这里面一定有问题。他和匈奴人打过几仗,他明白他们的任务就是要消耗匈奴人的箭矢,走到哪里都是一样的,想要活命只能靠运气。

不过随后生的一切却让他难以置信,匈奴人竟然没有用他们骑射功夫不断的放箭,而是只射了三箭之后就选择了骑兵冲锋。

这一仗是穆顺自进入杂兵营以来打的最顺利的一次,伤亡也是最小的一次,他带着人一直跟在刘武的后面,所以箭雨根本就没有对他们构成威胁。

不仅如此他还在阵中斩杀了六名匈奴骑兵,之所以身上只有五颗人头,那是因为那一颗人头此时正挂在刘武的裤腰带上,他并没有告诉刘武是他用石头先打中了匈奴人的头部。

随后当看到刘武要私分官军军备,征调辎重马车运送伤员之后,穆顺就已经有了一丝明悟,这个刘武就是父亲嘴里所说的世家子弟。

只是他依然不敢肯定,原本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只要将自己缴获的五匹战马带回武泉,那他就将得到万钱,这些钱足够他买上五亩地了。

从此他们穆家就可以有自己的田产了,虽然不多但却足够他们在武泉立足,成功的脱离流民的身份。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大汉边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大汉边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