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马士英与左良玉有仇隙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马士英与左良玉有仇隙,左良玉又是打着反马的旗号起兵,马士英如何肯讲和,于是气急败坏的责问了一通史可法,同时以圣旨相逼,史可法不得已,只好遣黄得功、刘良佐十几万大军过江,自此江北空虚,清军趁机而来,扬州再不可守。
左良玉率部还未到南京,却突然抱病而亡,其部被黄得功率军迎面痛击,大败而回,剩余三十几万大军,日后在其子的率领下投降了清军。

击退左良玉,马士英大为得意,自认运筹帷幄绝胜千里,是朝廷转危为安的大功臣,一时更为骄横,便是扬州被围,江北之地尽失的恶消息传来,他也是毫无忧虑,甚至还有些快意,一来对守住江北,本就不报希望,照他的意思,大明应尽弃江北,固守长江天险,待江北的清军和李自成两败俱伤,精疲力尽后,再挥军北上;二来,扬州督师史可法,不管或死或降,东林党都失去了最有影响,最有实权的一个领军人物,今后将再掀不起什么大的波澜,所以扬州的求援信八百里加急送达南京,送达内阁时,他淡淡一笑,便扔到汗牛充栋的文件堆后。但是,他也害怕江北失的太快,朝廷不好交代,便又奢望江北的残兵能够死战,好拖延清军进攻江南的速度,因此,严令郑鸿奎封锁江岸,不得放败兵过江.

他的这番极矛盾又诡异心思,东林党也似有所察觉,自清军南下以来,他们日夜聚谈,商议对策,一个接一个上本,要求救援扬州增兵江北,刚开始马士英还应付,到扬州被死死围困时,他两手一摊,故意无奈的叹道:“没办法,扬州实在是不可救了---”

东林党跳脚痛骂,虽然知道马士英是在表演,却也无可奈何,今日朝议,万般前由涌上心头,礼部尚书-钱谦益好象越说越激动,泪流满面的拿着手中的笏板(朝堂上大臣双手捧的那个小白板),便要猛砸马士英,马士英还没动,他手下的众阉党早迎了上去,拦住老钱,东林党人心痛扬州,憋着一股气,立刻呼啦齐上,与阉党结成无数对争吵拉扯起来,到最后你一拳我一脚,“哎呀,哎呀--你敢打人?”“打的就是你!”“去你的--”“啊呀,我的眼-”大呼小叫着就在皇帝面前撕打起来。

群臣如此不顾体统,把朝堂当成了角斗场,哪朝哪代都是不可想象的,不过本朝却有这个传统,几个皇帝的实录中都有过记载,群臣唾沫横飞,心情激荡之际,你推我搡的不是什么新鲜事,到了这个时候,就得皇帝来平息一下了.

御案后,肥头大耳,白白胖胖的弘光帝,木然的靠着龙椅,不闻不问,直到群臣气喘吁吁,冠歪衣斜,这才直直身,喝道:“够了够了,都不要打了--”

群臣这才不甘心的分开,好一阵子各自狼狈归位站立,眼望向龙座上的皇帝,就等皇帝来评判是非了。

皇帝板起脸,非常不耐烦的扫视着群臣:“一天到晚就知道吵,吵吵吵,除了吵,你们还能干点别的吗?”

真惭愧假惭愧,群臣都低下了头。

皇帝哼了一声,眼往上翻,望着殿顶,拉长了声调问:“你们谁能告诉联,今天是什么日子?”

群臣面面相觑,一脸茫然,今天是弘光二年的四月二十九日,,这自然不用说,可是什么日子呢?立夏?芒种?群臣想不出,都是一片沉寂,这时,有一人站了出来,跪倒在殿中,用痛心疾首的声音道:“皇上,满朝百官吵吵嚷嚷,只是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国家大事,君父之忧,哪里还顾的起啊?可叹可悲啊!”竟呜呜的哭了起来。

群臣都是一惊,定眼看去,原来是兵部尚书阮大铖。阮大铖以头触地,将那臃肿的身体和颌下那把漂亮大胡须,蜷缩着卷成了一个大肉团,像死了亲爹一样的干嚎着。

群臣哑然,还在惊疑间,马士英的脑子却从和东林党的纠缠中惊醒,更想起阮大铖说的是什么了,于是惊出一头汗,急忙跪下:“臣等有负天恩,遗忘君父之忧,不忠不孝,请皇上治罪---”

钱谦益的脑子也不慢,瞬息间也想到了,于是连忙也跪下,殿中群臣明白的,不明白的也都黑压压的跪下:“请皇上治罪。”

皇帝的眼还是望着殿顶:“治罪?治什么罪,你们有什么罪?”

马士英抬起头:“东拉西扯,乱搅胡攀,不但坏了朝纲,还贻误了皇上和朝廷的大事!这就是臣等的罪过。”这番话,责备的虽是自己,但矛头却指向了东林党人,东林党人跪在地上,明明知道是指桑骂槐,却是不能反驳。

皇帝的目光慢慢落下来,望向了马士英。

马士英接着道:“我皇初立,**空虚嫔妃寥寥,臣等是日夜不安啊,现在礼部已经广选淑女,工部也将应用珠玉等如数解进了南京,只等佳期一到,就为我皇举行大婚!皇上勿忧,一切都在臣的计划中.”

这下,糊涂的群臣才明白过来,原来弘光帝还没有立皇后,今日早朝,原是要商议皇帝大婚之事的。可扬州失守的消息传来,群臣却顾不得了,可万不想皇帝却一直却在为**空虚,没有中意的枕边人而郁郁寡欢,始终在惦记着.

皇帝终于露出一丝的笑容,望着跪倒的群臣:“都起来吧。”群臣都站了起来,阮大铖跪的最早,可却磨磨蹭蹭的,最后一个才起来,眼中竟还拼命的挤出了几滴眼泪。

皇帝很是感动,指着他:“你们看,还是阮爱卿心忧国事啊--”百官群臣愕然惊讶,不知该哭还是该笑。皇帝扫视着他们,庄严的大呼:“大婚要紧--”声亮气足,直震的金銮殿嗡嗡作响。

群臣一激灵,呼拉拉又都跪倒了,马士英满头大汗,大声回道:“臣该死,臣这就立刻去准备。”听到首辅这么说,皇帝好象才满意了些,漠漠地扫一眼跪在地上的人,在一片肃静中,起身离了龙座,悠悠的走了,一直侍立在他身后,穿着绯色一品袍服的老太监上前两步,走到御案前,宣声:“退朝---”群臣趴在地上,山呼万岁,恭送皇帝消失在大殿的屏风后。

老太监走下王阶,在阮大铖身前停了一下,眼光闪闪,笑道:“阮大人心明眼亮,真是国之栋梁啊--”

阮大铖是明代最有名的无良文人,他自万历四十四年金榜题名考中进士踏进官场,到顺治三年跟随清军南征福建途中死在仙霞岭上,三十年间劣迹斑斑,坏事做绝,所到处百姓官绅人人唾弃,最后连他卖身投靠的前清朝,在编修《明史》时都毫不客气地把他列入了“奸臣传”,在南明的迅速灭亡中,他决对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人的特点就是脸皮厚,心肠黑,会演戏,学来的文章及能写出《春灯谜》、《燕子笺》那些典雅婉丽之词,也能溜须拍马,纸上谈兵,煽呼的皇帝和马士英一愣一愣,以为找到了“知兵”的人,史可法督师扬州后,他便立刻一蹿而上,成了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

如此心巧玲珑的人,如何听不出老太监的讽刺之意,可他却装做不觉,在地下恭恭敬敬的回一句:“韩公公客气了--”碰了个软钉子,老太监也不生气,一甩佛尘,笑吟吟的走了。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最后的汉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最后的汉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