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无心插柳柳成荫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吴佩孚除了第一天同日本谈判代表视察了义勇军的嘉荫河、乌拉嘎、金沟三个基地外,便脱离了群体单独活动。这个安排有日本代表与义勇军谈判的保密因素,更主要的是吴佩孚另有任务。
吴佩孚来三姓城前,袁大人亲自招见了他,让他注意考察收集这支胡匪的实力情况,了解胡匪首领的来历和性情、嗜好,并试探有无招安的可能。一出校门就能得到北洋大臣的招见,这对吴佩孚来说是天大的机遇,他怎么能不上心。

不过义勇军的首领都是心明眼亮的人,知道他吴佩孚是朝廷派来的人,都十分的尊敬,几乎是有求必应。只是这些人对吴佩孚的尊敬得有些过,他们与吴佩孚见面时,都是先惊愕,然后就表现出一副顶礼膜拜的敬仰神情,就像吴佩孚自己看到袁大人时的表现。吴佩孚不可能知道自己在这些人眼中的地位并不比袁世凯差多少,以他现在一个初级军官的地位,能得到如此的尊重,他只能理解为义勇军首领对朝廷和北洋的敬畏表现。

有道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希望小组成员这种对吴佩孚的态度,被吴佩孚误解为有归顺朝廷的愿望,给义勇军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吴佩孚在其考察报告里,着重提到了义勇军种种对朝廷使者的尊重和惟命是从的行为,得出了义勇军渴望招安的结论,使得袁世凯和清廷坚定了对义勇军的招安策略,无意中加快了招安进程,为义勇军的低调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当然,这都是后话。

吴佩孚的考察非常地细致,从义勇军的起居作息,人员素质,操课训练都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好在义勇军的思想教育全面转向反对俄国侵略上,又有军官在下面盯着、应付,不然,张泽华还真不敢让吴佩孚在下面随意跑。

为安全考虑,义勇军没有暴露伊春和南岔基地,只开放的嘉荫河、乌拉嘎、金沟三个基地,教导营也没有暴露。吴佩孚见到的部队有第一团的骑步营和两个步兵营以及警备第三营,共5000千多人。

通过考察和分析,吴佩孚得出的结论是不到二百的惯匪,其他都是新招了矿丁,其中还有近千人的胡匪年龄偏大。这说明义勇军成立时间不长,可能是为了得到日本人的支持新组建的。

武器装备更是杂乱不堪,数量在六百支左右,士兵大多数是手持木棍训练,这次日本人虽然带来了1400支步枪,但仍然不能满足需要。

不过义勇军的训练管理的方式非常奇特,给吴佩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士兵的军事训练上,义勇军使用了大量的俄国人俘虏教习,训练很正规,但这并不是义勇军的新奇之处。

由于是冬季,义勇军的队列训练只能安排在室内进行,为此他们原木建了许多类似仓库的建筑用于训练,但数量有限,只能保证每连一个排的队列训练。为此,义勇军以排为训练单位,每天安排队列、射击、野外行军、文化学习四项课程,各排轮流使用场地,巧妙解决了训练场地不足的问题。而义勇军训练管理的奇特之处就在文化学习课程上。

义勇军非常重视文化学习,不仅白天操课安排了文化学习,晚上也安排了一个时辰的文化学习。义勇军教的字是缺笔少画的,还用洋字母注音,学的文章则都是大白话,连军队的章程和教的歌词、文章、历史也是大白话。义勇军头领的解释是正规字的笔画太多,文言难懂,士兵愚笨学不会。把字的笔画减少,用大白话行文,士兵很快就能掌握,反正士兵也不做学问,能看懂命令、通告就成。

义勇军文化课程有条例、军法、军规等军队章程学习,还安排了识字、唱歌和讲史课程。吴佩孚听了几堂课,就理解了义勇军头领的用心所在,他们安排大量文化课有教士兵识字,使士兵能看懂命令、文告的目的。但更多是给士兵灌输爱国的观念、国人团结的意识,告诉士兵反抗俄国人侵略是每个国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一开始吴佩孚也没有太在意义勇军的这种做法,但与士兵沟通交流几次后,他就发现义勇军的士兵与清国官兵明显不同,他们的爱国心、反俄意识和练兵的主动性都非常的强,也非常的团结互助,有很强的群体意识。吴佩孚马上意识到,这是练精兵的好法子,假以时日义勇军必然是一等一的强军。

此时,吴佩孚正在旁听一节义勇军的文化课,讲台上宋媛媛正在教丽丽改编的《松花江上》。这首歌丽丽只把原词中的‘九一八’改为‘庚子年’,曲词都没改变,与当前时局倒是非常的吻合。

歌曲哭泣似的音调,给人以悲怨壮烈的情感,让学歌的官兵禁不住落泪,也深深地感染了吴佩孚,他忍不住转头轻声地问陪同的徐振鹏:“季程兄,这歌曲和教授给士兵的文章好像都是给义勇军特地编撰的,您知道这是出自谁的大笔吗?”

徐振鹏这几天一直陪着吴佩孚。徐振鹏曾是北洋水师的管带,与吴佩孚交流起来非常顺畅,只是吴佩孚一直想不通一个朝廷前官员为什么会加入胡匪。不过现在他有些理解徐振鹏了,因为他感受到这支义勇军不是一般的胡匪,它是真的以俄国人为作战目标的,是值得国人尊敬的名符其实的抗俄义勇军。

“义勇军的歌曲大部分是宋主任――宋女士作的,宋女士武似花木兰,文如李清照,真乃女中豪杰!”

“你是说张头领的压寨夫人?”吴佩孚脑海中浮现出宋丽丽挽着张泽华胳膊的影像。

“哈!”徐振鹏被吴佩孚的这个说法给逗笑了,见教室的人都看向自己,又马上止住了笑,轻轻道:“义勇军的头领都是从国外回来的,他们受洋人的影响,比较开放,都是敢爱敢恨的性情,张司令和宋主任现在还是相爱阶段,没有成亲。他们说‘国难当头,何以为家’,因此,要喝上他们的喜酒,只能等到击退俄国人之后了!”

“好!真豪杰,让人佩服!”吴佩孚跟着赞了一句,又问:“哪文章都是张头领的大作?”

“张司令也写,但主要是周先生的手笔。”徐振鹏非常佩服周德祥的西学造诣,习惯叫他先生:“周先生以西学见长,但对史学研究颇深,对历史的见解独特,是不可多得的大才。不过义勇军七个头领都有自己的专长,张、赵、巴、李长于军事,周、刘则精通洋技,宋则精韵律,但都是西学的大才,尤其精数学和格物。”

“那他们为什么不投靠朝廷?”吴佩孚轻声问出了他一直想问的话。

徐振鹏深深地看了吴佩孚一眼,反问道:“你觉得他们能被朝廷重用吗?即使用了,朝廷能让他们反俄吗?”

吴佩孚低头深思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又道:“我想单独见一见张头领,季程兄能帮我安排一下吗?”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一九零三希望小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一九零三希望小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