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俄国俘虏教习队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咖啡的味道很美妙,但加工和煮制十分繁琐、费时、费神,对于大多数没有加工烧煮咖啡情趣的人,如果没有仆人帮助,想请人喝杯咖啡是件非常烦人的事。而速溶咖啡简单冲泡就能得到一样的美妙享受,其普及程度必然会超过原装咖啡。如果拿到速溶咖啡的专利,就意味着日进斗金,巴尔思好像看到眼前不断地掉下成捆的美元。
三人重新坐下后,巴尔思首先感慨道:“穿越就是好,一不小心就能发大财!”意淫了一会,巴尔思又转头问赵震宇:“知道速溶咖啡的加工方法吗?我可在网上看到过‘雀巢’咖啡的加工过程,好像是用热气喷射器来喷射浓缩咖啡提取物……”

“你就拉倒吧!你肚子里的那点水,全部倒在瓶子里摇晃都听不出响来,你还来指教震宇。”张泽华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巴尔思的显摆。

见巴尔思双手在胸前一摊,摆了一个无可奈何的肢体语言,张泽华就不再痛打落水狗了,转而回到正题:“我和震宇有一个义勇军调整和扩编计划,现在征求你的意见。”

巴尔思一听谈正事,忙打起了精神,对张泽华点了点头,示意张泽华继续。

“我们准备把义勇军教导营扩编成义勇军第一团,教导连、骑步连、步兵连都扩编为营,原连排军官晋升为营连职务。干部培训队的现有学员,下到各营当见习排长,他们每天早上回归干部培训队建制由我们训练,平时回各排带部队。这样既能不耽误他们自身的训练,又能把部队的训练搞起来。现教导连的士兵全部调进干部培训队当学员,组成三个30人学员中队,侦察小队也扩编为3个小队,我们三个每人带一个学员中队和侦察小队,等李卫东伤好后,震宇就退出来。”

“义勇军新建制为三三制,全团约1600人,每营520人,每连152人,每排46人,每班15人。教导营辖1个骑步连,2个步兵连,1个警勤排,1个火力班;骑步营辖3个骑步连,1人警勤排,1个火力班;步兵营辖3个步兵连,1个警勤排,1个火力班。”

“增加的人员从2683个矿丁中选1200人,剩余的1483个矿丁交给孟飞,将原警备队整编为警备团,警备团的建制参考第一团。”

“教导营是全团的主力,是班长和骨干培养基地,也是这次作战任务的执行部队。所以骑步连和步兵连的全部老兵都划入教导营,并优先挑选人员补足编制,以保证教导营的战斗力在整编中不下降。枪支也优先保障,我们原有的武器加上日本人给的、向戴维斯购买的、几次缴获的,能装备880人左右。保障教导营后,骑步营和步兵营每营可装备180人,可保证一个连装备齐全,其它的连队基本上就是拿木棍操练了。”

“整个队伍的调整和扩编将在三到四天内完成。期间每天下午由崔铁嘴组织全体诉苦大会,晚上则分班组织诉苦,要让每个新兵、老兵都挖一挖自己心中的辛酸,争取把大家的心拢在一起,为后面的‘三操三课一讲’打好基础。”

“为了确保义勇军的训练上水平,我们准备组建俄国俘虏教习队。我们在乌拉嘎俘虏了48个哥萨克骑兵,另外俘虏的4个武装监工中也有153人是俄**队的退役士兵。我们从中挑选出105人组建义勇军第一团俄国教习队,分派到各营部队,每个俄国教习负责一个班的训练。剩下的俄国退役士兵都派到警备团帮助孟飞他们抓训练,反正是一个都不能浪费。”

听说俄国监工中有大量的退役士兵,巴尔思非常惊讶,禁不住问道:“4:153,我的乖乖!俄国监工俘虏中的退役士兵比例怎么这么高?”

“远东地区离俄国的腹地欧洲非常遥远,又没有开发起来,都是原始荒凉之地,俄国又从来不缺土地,因此,远东地区俄国的移民速度非常缓慢。原时空俄国向远东大量移民,是在西伯利亚大铁中修通以后。而且这些移民中,有很大部分是被俄国主流民族排挤的犹太人,后世乌拉嘎河对面就是俄国的犹太人自治区。所以俄国在远东招工非常困难,因此淘金矿主们就把退役士兵作为监工招揽的重要对象,这就是这里退役士兵比例高的原因,当然,他们这个武装监工的活也非常适合退役士兵。”

说到这里,张泽华好像想起了什么不痛快的事,闭眼想了想,然后很落寞地说道:“猛虎在江北侦察了二天,应该看到那边有非常多的华人雇工。据史料记载,远东的金矿工人89%是华人,很多苦力和农业劳力也是华人。沙皇倒台时,远东的华人有几十万人,不过这几十万人在苏俄时期突然消失了,有人猜测是斯大林把他们流放到北极圈后消亡了。”

想起自己在江北看到过的大量华工,巴尔思也有些激动:“邓公接见戈尔巴乔夫的时候不是说过吗!‘沙俄和苏联是侵害中华最凶,而且获利最多的国家’。无论是沙俄还是苏俄都是中华最凶恶的迫害者,这次日俄战争得好好利用一下,给他们一个深深的教训!”

张泽华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难啊!俄国是饿狼,日本是野狗,我们消耗饿狼过多,野狗就必然强大,倒霉也是中华这只羊啊!不说了,这次行动结束,我们把基本的队伍拉起来后,再找时间好好谋划谋划,你们有时间也好好考虑考虑。”

回到原来的话题,巴尔思有些好奇地在张泽华、赵震宇的脸上看来看去,然后问:“用俄国俘虏做教官,你们胆子大,可以放心!可他们会同意吗?”

“我们把管理指挥与训练分开,俄国教官只在训练时和部队在一起,平时单独管理。为防止意外情况发生,俘虏的管理采取连坐法,每10人左右为一组,1人犯错9人受罚,1人逃跑就由9人自选出2人受死。另外,这些在矿丁中招募的新兵对老毛恨着呢!不可能和老毛子尿不到一壶去,不存在什么隐患问题。至于俄国俘虏的态度问题,我和震宇已经和冯?艾斯克中尉谈好了。”

说到这里,张泽华回头看了看赵震宇,然后笑道:“为了让俘虏们做出正确的选择,震宇强制所有的俘虏干他们曾经逼迫矿丁们做的事――就是掏洞挖沙淘金。结果48个哥萨克骑兵和武装监工中的153个退役士兵,喊着叫着要加入教习队。后来冯?艾斯克中尉代表俘虏与我们谈判,说他们愿意组织俄国教习队帮助我们培训新兵,并保证服从我们的管理,条件是不能让他们与俄**队作战,另外要求所有俄国俘虏都不下洞掏沙。震宇答应了冯?艾斯克的要求,但坚持要安排非教习队员参加劳动。最后商定:现役、退役士兵都参加教习队,其它人参加木克楞的修建工作。今天上午震宇了解了一下这些非军事人员,里面居然有12名矿主请来的技术人员。他们有搞铁路工程的,也有采矿专业的,我们又捡到宝了!”

巴尔思对冯?艾斯克中尉比那些宝感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想到其它俘虏,这老毛的中尉还挺仗义的。”

张泽华心里把这些俄**人和松花江边遇到的清兵一对照,不由得感叹道:“不管怎么样,俄国的军官还真有军官的觉悟,他们士兵的服从性也很强,再落后的强国也是强国啊!满清政府与俄国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啊!”

“哪语言问题怎么解决?”

“震宇编了些简单的汉语口令,让冯?艾斯克中尉带着201个现役和退役的俄**人学习,然后按汉语口令学习的成绩录取教习。就这么几句口令,又有考核逼迫,几天就应该学会了,不会有什么问题。再说俘虏中有几个会几句简单的汉语,矿丁中也有几个会几句简单的俄语,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可以翻译翻译。”

“我完全同意这个扩编和训练方案。矿丁招为新兵,俘虏做教习,一次行动部队的新兵和教官就齐了,二三个月下来部队就能有个基本模样。这个方案还真是因地制宜的最佳办法,非常符合我们超常规发展的思路。”听了张泽华的整编和训练安排,巴尔思觉得看不错,马上表态同意,然后拿出地图,铺开在桌上,开始汇报侦察小队的侦察到的周边情况:“从我侦察的情况看,下一步任务完成后,我们还可以扩编两个正规团和两个警备团。首先。俄国在观音山金厂和都鲁河金矿的总兵力为一个骑兵连。乌拉嘎被俘的48人是一个排;都鲁河金矿有一个排驻扎,都鲁河金矿老毛子的淘金点都集中在东沟,南川大沟,共有矿丁约1700人,武装监工约160人;另一个排和连部驻扎在观音山金厂,即太平沟,该金厂约有矿丁00人,武装监工约220人;嘉荫河金沟没有驻军,但淘金点较多,约有矿丁2700人,武装监工约280人;江北奇穆尼河、毕瞻河的源头有三个金矿,无驻军,约有华人矿丁约2500人,武装监工约270人;乌拉嘎河口上游15公里间分布着一个大型的农庄,若干个小型农庄;再往上游就是后世的帕什科沃,驻边防军一个排,有三十多户人家,还有一个小型的造船厂……”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一九零三希望小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一九零三希望小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