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杀死蛀虫才有希望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番寒暄之后,戴维斯把话题转入了生意的谈判。徐振鹏对生意不感兴趣,只是被戴维斯请来做翻译,不得不陪同。现在这屋里的人都会一点英语,交流起来没有什么困难,因此,他游离于谈判之外,坐在一边默默地喝着茶水,想着自己的心思。张泽华见徐振鹏对谈判不感兴趣,正好与戴维斯的谈判的重任是刘帅担着的,张泽华不想过问,就领着他出了西厢。
这时宋丽丽也跟了出来,大概是戴维斯光顾着做生意,忘了勤洗澡,西厢里全是他的体味,敏感的宋丽丽受不了,于是借故遁逃。跟着张泽华、徐振鹏走了两步,发现这位留美的徐振鹏并不新潮、开通,在她面前有些不自然,便同张泽华、徐振鹏打了个招呼,与新梅她们会合去了。不管怎么样在那里她是中心,她是主宰,能享受到后世女性的优越感。

张泽华领着徐振鹏来到客栈的大堂,找了个较偏的坐处。两人刚坐下,眼明心巧的掌柜就放下手头的活计,亲自端上茶水和两碟甜点,见张泽华没有什么吩咐,又知趣地退回自己的岗位。

张泽华品了一口茶,一股浓浓的茉莉花的香味直冲口鼻,掩盖了茶叶本来的清香之气,这茉莉花茶是这个时代北方的喝茶习惯,但后世喝惯了绿茶、红茶的张泽华不是很习惯。

“先生和戴维斯早就认识?”放下茶杯,张泽华找了一个很没营养的谈话切入点。

“不,是今年春天才认识的,见他是美国人,想起自己的童年,有一种亲切感,便帮他做了几天的翻译。”说到这徐振鹏抬头看了张泽华一眼,眼神有些警惕,然后接着说:“孟壮士说是打老毛子,抢老毛子的的金矿,我才愿意做这个翻译。老毛在大清的土地上撒野,有人教训教训也是好的。”

张泽华知道徐振鹏对枪支的生意有疑虑,便解释道:“我们东北义勇军成立的目的就是反对俄国的侵略,用武力告诉侵略者,中国人是永远不会屈服的,要想侵占我们的领土,就得有付出无尽的鲜血和生命的觉悟。”

解释完东北义勇军的成立的出发点,张泽华见徐振鹏放下了警惕的神情,便又把话题转到徐振鹏的身世上:“童年在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是美好的,而徐先生的童年又非常特殊,我很能理解您的感受。刚才听您说,回国后,在北洋水师任过职,怎么来又到了这边城。”

张泽华的问题可能说到了徐振鹏的痛处,他的整个身体都不由自主地颤动了一下,虽然是一瞬间的事,但张泽华也感觉到了。

“我从耶劳大书院辍学回国后,进入了福州船政学堂,黄海海战时,我是定远的鱼雷大副……”徐振鹏内心一直很苦闷,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好的听众,不由得把自己的过去都慢慢地倒了出来。

福州船政学堂的操练时的汗水,登上定远舰时的豪情万丈,黄海海战的硝烟,炸毁定远号时的悲壮……一幕幕娓娓道来让张泽华十分地感动和悲伤。张泽华也从他叙述的情感变幻中,看出这是一个有抱负而得不到展现机会的失意者;是一个不甘沉沦,而又找不到方向和光明的跋涉者,不由地生出了招揽之心。

“……水师失败后,我曾进言:总理海军事务衙门,要派熟识水师人员管理;海军提督宜要熟识水师人员充之。不过一切都无可挽回了,北洋水师都被遣散了,我也被解了职,漂泊到这个连城。”

徐振鹏从往事的追忆中回过神,苦笑了一下,抬头看向张泽华道:“我这次过来不仅仅是做戴维斯的翻译,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拜访一下你们。昨天下午德富、德贵二个学生在学堂里跟同学说,你们要收学西学的学生,成绩好的将送到国外去留学,所以我来看看。”

“有这么回事!”张泽华给了个肯定的回应,又道:“目前,国家羸弱,皆因满清王朝要奴才不要人才。读书人沉迷于八股取士,而不求实学。官僚的思想守旧、顽固、腐朽,而满清王朝为维护满人的利益,不求变革以自强,只求保全满人奴役国人的权利。中华已经到了不得不变革的时代,我们预测腐朽的满清王朝已经时日无多了。一但中华鼎革成功,就需要大量有真才实学了人才兴国安邦,因此,必须早作打算,从现在起就培养积蓄人才。”

“派学童到西洋师法他们的技能我非常赞同和支持!但革命还是要慎重,经庚子事变,中华是更加羸弱,又有列强环视,攫取中华之利,正如你们在歌里说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华再也经不起动荡,最好还是平稳求变为好。”虽然被解职,徐振鹏还是寄希望为满清自身的变革图强。

“徐先生刚才说到北洋水师失败的因素,我很认同。不过,您认为朝廷就不知道‘总理海军事务衙门,要派熟识水师人员管理,海军提督宜要熟识水师人员充之’吗?知道!我们都能看出来,满清没有不知道的道理!那为什么他们不按正确的路子去做呢?”

张泽华卖了一个关子,看向徐振鹏。徐振鹏一付倾听的神态,右手一翻,露出掌心,做了一个继续的手势。张泽华笑了笑:“就是因为熟识水师的人员都是汉人,由汉人总理海军事务衙门,用汉人掌海军提督之权,你认为满清权贵们能睡着觉吗?满清以一小族统治四万万汉人和其他各民族,他们不得不时刻小心汉人翻身做主人。‘宁赠友邦,不予家奴’这就是满清权贵的真实心态!他们的认知就是:外虏友邦要的只是利,而汉人却可能威胁着他们的王朝。正因为如此,北洋水师和维新的失败是必然的……”

张泽华的言论都是徐振鹏没有想过而且不敢想的大逆不道观点,如果是在以前,他会拍案与张泽华辩驳,但北洋水师和维新的失败的例子摆在那里,他无从辩驳。

“……留美幼童的中途夭折也是如此,一方面满清想培养为他们服务的有一技之长的奴才,另一方面又怕你们在学到技能的同时,学到西方人的自由和平等观念,进而想做人,动摇满人统治的根基。满清的统治者有一个认识:汉人必须从内心认同自己是奴才才是可用的,如果汉人认为自己是人,那就必须用刀让他臣服。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留发不留头就是典型的例子……”张泽华也不管徐振鹏能否接受,挖空心思论证满清是中华落后和被列强压迫的根源,中华要图生存就必须推翻满清的统治。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大家庭,大家庭中的各民族平等共处才能平稳和谐,56个民族民族团结共进、齐心协力才有可能复兴自强,才有能力抵御外掳。而今满族独裁,他们骑在其它民族的头上,像中华民族肌体中的蛀虫,不用稼穑、不事匠工、耻于商贾,专靠奴役和剥削其它民族而生存。满人不劳而获,而且衣食无忧,其它民族辛勤劳作,却吃不饱穿不暖;八旗子弟游手好闲,满清朝庭粮饷不断,北洋水师肩负海防,却无钱购置弹药……’回到书院的徐振鹏很烦闷,午饭后,就把自己关在房里,一直在屋里来回行走,脑海里不断地浮现出与张泽华对话的情形。徐振鹏不知张泽华56个民族的出处,但他每一句话都敲着徐振鹏的受伤的心田。

徐振鹏在美国留学8年,了解他们的自由和民主的理念,羡慕他们的富足和自信。原以为中华只要师夷之技,变革求新就有希望。可现在他耳边不断响起张泽华的言论:‘中华的兴衰事关汉族和其它各民族的福祉,但对满族的威福影响不大,因为,只要树不被抢走,无论树是荣是衰,蛀虫都能无忧无虑的生存。……你还能希望满清变革求新现实吗?要知道,变革是必然会影响到满族人对其它民族的奴役和剥削的!……除非你能劝说蛀虫不蛀食大树!如果做不到,就只有先把蛀虫杀死,然后再给树木施肥、浇灌……’

“先把蛀虫杀死,大树才有欣欣向荣的可能!”徐振鹏心里不断重复这句话,但还是迟迟下不了决心。

“亲爱的徐!刘和张他们就要走了,你不去送送吗?”随着急促的话语声,戴维斯推门冲了进来。戴维斯是典型的美国牛仔式人物,总是鲁莽而无礼节。今天与刘帅谈生意不知道得了什么好处,像一只发了情的狗,一直都在亢奋之中,此时就更别想跟他谈什么礼貌了。

徐振鹏转过身时,戴维斯已经张开手臂等着他的拥抱:“亲爱的徐!我也要走了!和你相处我非常愉快!无论到那我都会想你的!”

“看来你在刘先生那里找到了不少你喜欢的美元。”徐振鹏在戴维斯快乐情绪的感染下,边和戴维斯拥抱,边开了一个玩笑。

“啊!不是不少,而是很多!我眼前现在都是美元,而且不是一张一张的美元,而是一沓一沓的美元。”好像现在就有美元在面前飞舞,戴维斯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看来东北义勇军买了你很多的武器。”徐振鹏知道张泽华他们组织了一个东北义勇军打老毛子,也了解他们一定会革满清的命,因此,判断东北义勇军会购买大量武器。

而戴维斯却给了一个让他意外的回答:“那只是小生意,大生意是我和亲爱的刘帅一起回美国开工厂,挣大把、大把的美元!不过天使刘占七成,啊!七成能赚多少美元啊!他真是上帝的宠儿!嘿嘿!不过他也是我的天使,因为有他我很快就会成为百万富翁!”

徐振鹏看着戴维斯开怀的笑脸,微笑道:“真羡慕你,你总是那么快乐。”

“不!徐!应该是说我总能找到快乐?快乐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即是上帝保佑,你也得去找寻。因为上帝不会把幸福放在你的眼前,而是放在你的前方某个地方。”戴维斯虽然鲁莽,但也观察到徐振鹏始终处在苦闷之中,这些话明显带有劝导的意思。

“幸福是找回来的!幸福不会从天降!”徐振鹏嘴上喃喃着,又陷入了沉思。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一九零三希望小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一九零三希望小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