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章 岛夷风情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俗话说得好:货离乡则贵,人离乡则贱。不过,须知大明之强,不止在经济与军事上,就是文化上也有强大的影响力!华人东渡倭国,稍有实力,有知识者无一不被倭人奉为上邦佳客,其中尤以儒生与和尚两种人在倭国最受欢迎。只是和尚东渡的尚多,儒生东渡的少。物以稀为贵,所以大明儒生在倭国的地位,更见然。有功名的儒生到了倭国,哪怕只是个秀才,诸大名也乐于避席待客。
刘致远虽然一头短,不像是明朝儒生。不过他能写诗,这在这些武士们看来,他就是一个文士,读过书的人,不是他们这些泥腿子可以比的。所以,刘致远受到的待遇一点都不低。那些武士还给他与张静妤两人各备了一个轿子。

上岸后刘致远举目向轿外望去,只见码头上行走着地人当中华人衣饰与倭国衣饰平分秋色。但他也知道:如果仅以衣饰来判断华夷人口在这个岛上的比例,那是非错不可!因为华人中也有贪图新鲜而穿倭国衣饰者,倭人中也有好慕荣华而着华衣饰者,又有一般人别出心裁,融合两国风味新制衣饰。更有人是没什么讲究地乱穿!此外泰西服饰、南洋服饰、朝鲜服饰夹杂其中,熙熙攘攘的让他觉得这里颇有国际化的感觉。

轿子离开码头不久便进入市区,两旁围观者依然不见减少,这里面不仅有看热闹的,有大商家派来打探消息的,更有不少和尚念咒持符称卖平安。茶匠捧着茶具高呼着夸耀自己地好茶,都是希望能吸引得轿子里的贵人停下赚上一笔。可是刘致远却不为所动,中华乃茶之乡,茶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华,世人皆称茶艺;而在倭国,他们却不言不惭,皆呼茶道。

何为道?华人们都知道:道是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的,道是宇宙最终极的智慧。华夏所有能人异士都只称得技艺术,不敢枉称得道。比如武术,茶艺等,这些都是追求道的方法和手段,华人从来不认为它们就是道。而倭国人却敢大言不惭,说自己的从华夏学到的皮毛功夫就是武道;学得了皮毛茶艺就是茶道,真是不知丢脸二字怎么写。

进入市区后,行了七八步,便闻莺莺燕燕之声,那倒不是一两个女人高声大叫,而是不知多少个女人嘤嘤细语汇成了一个温柔海!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从那倭国武士队长脸上的淫笑上,刘致远就可猜出一二。这些女人,则是跑到这里来“慰安”倭寇和海贼的。此时道路两旁浓妆艳抹的歌女舞女妓女,搔弄姿者有,摺扇半遮面者有,直接将两个白花花的乳.房抱出来晃荡地也有。

还有一些皮条客想尽办法要挤近刘致远所乘坐的轿子,口中不停地用汉语叫卖着。刘致远连看都不看那些女人一眼,那些女人姿色平庸不说,还腿短身胖,脸颈上涂白色的粉,嘴上涂着血红色的丹砂,看起来跟吸血鬼似地。别说让他花钱买春,就算是倒贴个几千上万两银子,他也不会跟这些人坐一会。

好不容易过了歌舞町街,路边开始出现很多华人商铺。原来华人在平户开设商铺,其源久远。近三十年来,特别是海禁之后,展得尤快!而且倭国文化同源于汉唐,人种亦相类,同化起来极易。华商人居日,只需姓名一变,过得二三代人便会忘了本源,甚至就是姓名不变,也不过是将一华姓氏带入倭国社会而已。

此时倭国列岛诸侯割据,虽然松浦家是平户城城主,但是城内的住民以海商为主,又以华人走私商为主体。正德、嘉靖年间的海商来到倭国,有的只是走一遭、两遭,来了便走,了一两趟财便不再来了。一般只有决定留在倭国定居不回去地,才在这里开设店铺。但部分谋虑较远的大走私商,大海盗则会考虑在这边开设店铺,作为自家船队来到时的接应。

刘致远与张静妤被送到了一座优雅的小宅内,前来接待他们的人不再是那个武士队长,而是一个和尚。

在倭国,和尚尼姑是一个不高尚但是很高贵的职业。和尚尼姑可以结婚,有很多和尚还是三妻四妾,甚至外面还养有很多情人。在华人看来,这简直不可想象,但倭国人对此却安之若素。因为倭国的佛教自成一家,与中土强调戒律的“大乘”佛教有所不同。

在倭国,戒律森严的僧侣是少数,比如唐招提寺的和尚,继承了鉴真和尚律宗的根本,和中土的传统和尚没有什么两样。除了唐招提寺和临济宗主持一级的僧人外,倭国和尚娶妻生子戒律不禁,可以吃肉,甚至还可以从政从商,总之,他们小日子过得很滋润。

如果如来佛主看到这些酒**僧打着他老人家的名号四处招摇撞骗,只怕他老人家会吐血而死。

“公子请在这里小住几日,待得在下回禀了家主,再请公子前去相见。”

刘致远没理会那个和尚,摆摆手让他快滚。

“哇,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原来倭国就是这个样子的。”张静妤坐在一张榻榻米上,觉得很不习惯,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放才好。刘致远半躺在这榻榻米上,也是觉得很不舒服。

在中华,明朝现在早就不兴榻榻米了,已经从席地而坐向坐姿更加舒服的椅坐转变。明代通常把带靠背椅圈的称交椅,不带椅圈的称“交杌”,也称“马扎儿”。交椅可以折叠,携带和存放十分方便,它们不仅在室内使用,外出时还可携带。宋、元、明诸代,皇室贵族或官绅大户外出巡游、狩猎,都带着这种椅子,以便于主人可随时随地坐下来休息,交椅遂成为身份的象征,所以中华才有了“第一把交椅”代表领的说法。

“哎,真难受,这么大一间屋子,连张椅子都没有,真是的。”张静妤有些忍不住了,站起身来活动了下双脚。

“咱们出去走走吧。”

“他们能让咱们出去?”张静妤一指屋外那两个持刀武士,努了努嘴。

“我们是谁啊?!我们想去什么地方就去什么地方,凭这两个废物就想拦住我们?”刘致远轻蔑地看了屋外那两人一眼。

虽然这两人面相凶恶,不过,刘致远肯定他们的战力并不高,比定海军的普通士兵还要差一点。

“咱们等晚上再出去吧,我现在想先好好地休息一会,晚上出去捉几个汉人来拷问情报。”张静妤学着刘致远的样子躺下,这下觉得舒服了一点。

“嗯。”刘致远本来想这个时候出去街上走走的,不过白天出去肯定会被人跟踪,行事多有不便,等晚上出去会更好一些。

“倭国人为什么会对咱们这么有礼貌?”张静妤抬头看着自己身处的这雅致的小宅,不解地问道。

“倭国人向来如此,欺软怕硬惯了。现在大明朝国力还算强,他们又怕又羡。而我们又有他们想要的火枪,他们才会想法设法地讨好我们。”

“哦,你真的打算卖火枪给他们吗?”

“现在还不能卖,等以后我们能生产更高级的枪炮之后,再把落后的枪炮高价卖给一些势力比较弱的人,让这倭国内乱不断,最好永远都不能统一,咱们还可以借机大战争财。”

“不卖得他们不是更好吗?如果他们有了火枪火炮,调转枪头对准咱们,那就不妙了。”

“你放心,这些我已经考虑过了,我有很多办法让倭国人受制于我。总之,我倒卖军火的第一条原则就是:永远都不要被自己的武器伤到。”

“你啊,什么事情都想得那么远,自己也不觉得累。”张静妤见自己的丈夫这么有自信,伸手就在他的鼻子上刮了一下,没好气地说道。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谁让我的名字叫刘致远呢,哈哈”刘致远不禁有些得意,因为他的眼光地确比别人看得高看得远,这就是穿越之人最犀利的“金手指”。

“你就是看得太远,所以这也怕哪也怕,连自己的干小姨子也要防着,你累不累啊?”张静妤又在刘致远的额头上点了一点,很是不满地说着。

“当然累啊,不过,不防着不行啊。如果此例一开,以后刘家的小妾越来越多,儿女也会越来越多。这下,我这个一家之主就麻烦了,老婆们争风吃醋,儿女们争权夺利,我能安度晚年那就怪了。”

“原来你是怕麻烦,我还以为你真的是为我好呢。”张静妤有些生气地说着。

“当然是为了你好,如果小妾越来越多,你当大老婆的麻烦也不会少吧?”

“可是,我现在麻烦就不少了。定海军这一个大家子,我一个人还打量不过来。而且,而且”张静妤欲言又止,脸上居然还红了。

“而且什么?”刘致远问道,随即大大咧咧地说着:“如果定海军你打理不过来,可以多找些人来帮忙嘛,不用事事亲为的。”

“我一个人,一个人服侍不了你”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重生之海上霸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重生之海上霸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