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全新局面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四年里,大改过之后的幽州境内各处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和大汉其他粮食少缺,治安其乱的地方几乎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幽州的各个城池和要塞已经开始用新制作出来的水泥来整修重建了。城墙的高度和厚度都在以前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只比洛阳城的城墙稍微矮了一点。本来按照轩辕天的想法,他还想更高一点。

不过后来和蔡邕.张紘的一次谈话中,他放弃了这想法,一是现在就将城墙建的比洛阳的更高大,这可是主动给那些一直盯着幽州想找轩辕天麻烦的人很好的借口。二是,听完张紘说幽州好多城池现在人口有点拥挤了,现有的城池有点小了。轩辕天想到了扩城,可以将现在的城墙当作内城。

无数的厂房,作坊在幽州官府的带动下如雨后春笋般在幽州西部几个郡里建立起来。当然最多的是纺织厂,织布厂,造纸厂,印刷作坊等等。而陶瓷,玻璃,等在汉代可以算得上是‘高科技’的东西还是把握在官府手里。

值得一谈的是,现在大汉有四大商人,徐州的糜家,河东的卫家,冀州的甄家,还有后起之秀的幽州张家。外界可不知道张家其实是整个幽州的。现在大汉都知道幽州有一个强大的商家,每个月都从那里运出来无数的物美价廉商品,当然还有精美昂贵的首饰等东西。

这使得天下‘知情人’当然也包括袁隗他们都以为轩辕天之所以能扛得住鲜卑的多次进攻,张家的钱财资助功劳不小。

现在徐州的糜家也在幽州船队秘密帮助下将总部迁来了幽州。

为空达成这个幽州使出了很大的力气。让出来幽州许多的生意给糜家,更是承诺糜竺可以在户部任职。而到过幽州的糜竺也很向往幽州,看到经过黄巾之乱的破烂徐州和一直不受重视的糜家,于是这谈判进行的相当顺利。

幽州现在的小孩,年轻人都能识字了,也必须识字。因为他们的刺史定了一些怪异的规定,那就是幽州境内年龄到达五岁的小孩必须要送到启蒙学校去学习,否则赋税加重,越迟惩罚越重。当然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习识字,能免费上启蒙,他们当然很乐意。这可不是他们怕加重的赋税,因为比起大汉其他的地方来,幽州的赋税低的吓人。

现在幽州的军队被分为了十几个军团,各自有了他们敬爱的师傅(主公)亲自命名的军队名号。于是整个军部发起来一起训练的热潮,因为轩辕天说过,每两年要进行各个军团的战力比试,前三名有奖励。这就使得幽州军队的统帅们亢奋了起来,这可是他们的表现机会。

特别是张飞.典韦.许褚.武安国.四兄弟,他们可是天天哇哇叫着将自己的属下训的叫苦连天。天天呆在军营里,张飞更是将自己的被褥都搬到军营里去了。

现在的镇北军才是真正的职业军人,战斗力达到顶峰。不过这也只有幽州这么富有,粮食无忧才能供养的起来。而不像大汉的其他军队那样,实行屯兵制,平时要耕种,训练比较少。

幽州虽然没有种植轩辕天找回来的新品种粮食,但是有了早几年里用混泥土修建好的水库,渠道。还有新型的引水工具。各种杀虫除病措施。幽州的粮食每年都丰收,再加上幽州的赋税相当的低。现在整个幽州的百姓就没有一个家里没有余粮的了。有.也只是那些新搬来的百姓。

每天都有从大汉各地搬来的移民,现在轩辕天辖内的人口已经超过两千万了。

而大汉经过黄巾之乱,几年大旱颗粒无收之后,战死饿死无数百姓,在大汉别的州郡到处都可以见到死去的尸体。可怕的是其中冀州南部,兖州爆发力瘟疫。

现在除开幽州,大汉只有三千万的人口。这比起黄巾之乱之前的五千万,可是少量太多了。

于是轩辕天现在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大汉第一诸侯,当然外界并不清楚镇北军的具体实力。

而这几年里,中部鲜卑没有再大举进攻幽州,但是冀州和并州可是遭殃了。在幽州经过几次大败之后,中部鲜卑已经不敢再将目标定在幽州了。尽管冀州要转路,并州油水更少,但是安全啊。

几次入侵,鲜卑都能抢夺很多的粮食财务,虽然轩辕天几次想行使他镇北大将军的权利,但是每年里,朝廷都要发一条命令,要他安守幽州。冀州和并州的事情不要他来管。

但是冀州和并州现在的军力和财力更本就不能阻挡鲜卑铁骑的脚步。在上十万二十几万的铁骑之前,并州和冀州的大门每次都被叩开。

虽然这期间冀州和并州升起了几位将星。有并州的吕布,有冀州的张郃,麴义。但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两个人的威力是起不到多少作用的。加上草原人可不像中原作战那样喜欢在两军作战之前来斗将。

本来轩辕天想乘机将河北三州的军队都拿在手里,但这个期望在一开始他自己就觉得有点虚妄。果然到后来只有在一边看的份。

每年鲜卑入侵的前后,轩辕天只能下令在冀幽边境多设难民点,多收留难民了。即使这样,在第三年的时候也就是在187年,冀州竟然派军将两州的边境在此封锁。不过这难不倒幽州,陆路不通,可以走水路。只是这样一来,收留的人口大大减少了。

其实这也不能怪冀州刺史韩馥了,好不容易稳定下来,下令将冀州人口户籍在此记录在案,但是结果让他冒出来一身的冷汗。本来五百多万人口的冀州在这一年只有三百万刚出头的人口。这其中老年人还占了很大的成分。并且还在一直的减少。

幽州是一片的繁荣和平和。但是大汉其他的地方则不是这样了。

人口减少,耕地没人耕种,大旱不止,收成又低。而各地的土匪叛乱一直就没有停过。

早先被封赏到各地当郡守和刺史的人现在可都头疼不已。想认真干一番的曹操找来了自家的兄弟,在他们的帮助下,他所在的军内土匪流寇全部消灭,于是治安大好,但是接下来他发现百姓的日子没有好过多少。经过一番思考,他发现了问题的根源。那是因为土地基本把持在那些大族手里,此时的大汉赋税又重。于是几层剥削下来,能留在百姓手里的粮食根本就没有了多少。

曹操正是热血年龄,在黄巾之乱之时也施展了自己的才华,于是他想处理这些问题,更上书了朝廷。结果可想而知。曹操被罢免了。现在回到了家中闲着。

青州的公孙瓒,在家族的帮助下将东莱治理的还是很好,虽然东莱是青州面积最大的郡,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口太少了,基础也太差。所以也没什么很大的起色。

而袁家两兄弟呢,根本就没有到任去过,只是将事情交给了他们袁家的门吏。他们兄弟二人还是在洛阳该喝酒还是喝酒,该打猎还是打猎,日子过得相当的悠闲。

值得一提的是徐州的刘备和凉州的董卓。刘备现在被陶谦重用,已经被任小沛的长吏了,混得风生水起。而凉州的董卓则实行军阀作风,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功绩,但是他麾下的军队战力有了很大的增长。

现在大汉唯一能算得上是乐土的就数荆州和益州了。两个地方受战乱创伤比较小。而且两个地方多是大汉的粮食产地。虽然在大旱年间有所减产,但是这程度一直在承受范围之内。

因为朝廷实在是没办法再承受不了各州的治理和重建。于是在第四年,汉灵帝在他的族兄刘焉的建议下重开州牧制。

天下十三州,各个州的势力于是又来了一次洗牌,当然这最大的赢家是汉灵帝。青州州牧为刘虞,扬州州牧为刘谣,荆州州牧为刘表,益州州牧为刘焉。兖州州牧为刘岱。大汉最富有的几个州被刘家几人给分了。

其余的徐州州牧为陶谦,并州州牧为丁原,冀州州牧为韩馥,交州州牧为士燮,凉州州牧为董卓,幽州州牧为黄昊(轩辕天),而雍州和司隶则直属大汉朝廷。

这一命令下来,可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野心者则是乘机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而忠心于大汉的臣子则只能朝天长叹,另想它途来补救了……)。”。【希望各位读者大大,在看完之后觉得还可以的话,就请您轻轻点击鼠标,收藏,推荐一下。谢谢】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三国逍遥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三国逍遥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