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对峙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寒安怎么都没有想到子恒今日到了殿试的现场。
他不是说他已经被逐出家门,连通文都不能用了么?那现在这算是怎么回事?

而且她给他去了那么多信,为什么一封也不见回?

为什么他完全不提他已经归京的事情?

还是,他知道了什么?

寒安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子恒却若无其事的走到她面前来,道:“安儿,我有些话需跟你说。”

仪姐儿背对了寒安,所以也不知道她面上神情有异。闻言遂笑道:“你们可真是一刻也不能分开。”她伸手指了指后面,“喏,后面有个小隔间,你们要说悄悄话,尽可以去那边,没人听得见。等快要殿试的时候,我们再叫你们就是了。”

寒安根本反应不过来回什么话,还是子恒笑着说道:“有劳了。”

然后强硬地把寒安拖走了。

等进了里面的小隔间,外面所有的声音都被隔绝在了外面,子恒松开了寒安的手,低下头来看着她,过了会儿才问道:“安儿就没有什么话对我说?”

寒安心里面过了好几个念头,抬起头来看向他,“子恒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提前也不说一声,害大家担心了。”

苏子恒看着她,却发现她目光里根本没有一丝愧疚悔恨的影子,于是冷笑了一下,“盼着我回来做什么?回来给你当替死鬼不成?”

他果然知道了!

寒安心里一咯噔,猛然伸手去拽住了他的手。

“子恒你听我解释。”

子恒没有挣开她的手,只是将她往里面又引了引,“你说啊,我听着呢。”

他看着寒安闪烁不定的目光,笑了一下,“我也很想听听看,你说的,和那日我亲耳听见的,有什么不一样。”

寒安估摸着是苏大人告诉了他这些,碍于她在他面前一向柔弱的表现,寒安抬起头来,眼里波光粼粼。

“我不知道谁跟你说了什么,所以我连解释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子恒,我只是感到难过,你只听一面之词,却不肯给我一个辩解或者对峙的机会么?”

苏子恒看着她眼里的泪光,伸手捏住了她的下巴。

他凑过去,轻声说道:“安儿,你大概永远想不到,我那日就在屏风后头,所以看得一清二楚。我相信我的眼睛,相信我的耳朵,却不会再信你。”

寒安的眼睛蓦然睁得老大。

他就在屏风后头?

寒安终于明白了,她是被苏大人那个老狐狸给摆了一道。

被发现了,自然也就不用装了。寒安推开他,面上的柔弱也都不见了。

“那你今日来找我,是想说什么?该说的,那日我想我也说明白了。”

苏子恒只是笑了一下。

“安儿,我今日来,只是想要告诉你。既然你都敢这样利用我了,总要有一点我会报复回来的觉悟,对不对?”

寒安猛然看向他,“苏子恒,你的君子风度呢?”

苏子恒冷冷地看着她,“寒安,没有哪个男人的真心在被人践踏之后还能保持理智。你自作孽不可活,又何必要我手下留情?”

他话一说完就走了出去。

寒安扶着椅子慢慢地坐了下来。

真是没想到,居然在苏子恒这样单纯的人身上突然翻了船。

坐了不到半刻钟,外面却传来寒凌叫她的声音。

“安姐姐,安姐姐……”

寒安站起身来,走了出去,“怎么?殿试快开始了么?”

寒凌点了点头,笑着打趣她,“安姐姐,刚子恒出来的时候还说呢,没事儿不要打扰你。真是贴心。”

寒安只是勉强笑着。

她想到苏子恒先前的神情和言语,本来准备迈出暖阁的脚步顿了顿。

“凌儿。”

她轻声唤道,目光放远,竟完全不能聚焦。

“怎么了安姐姐?”

寒凌站在她身边来,问道。

“凌儿……”

寒安心思转了转,“我有些不舒服,这附近可有暂歇的地方?”

寒凌伸手指了指,“有倒是有,但是安姐姐,很快就要殿试了,安姐姐现在不过去,真的没关系么?”

寒安安抚似的笑了一下,“不碍事,我很快就来了。你先去吧。不必等我。”

寒凌张口想说些什么,寒安却顺着她指过去的那个地方快速走了过去,很快就不见了人。

“诶,安姐姐……”

她想叫住她,寒安听见了,脚步却更快了。

寒霜看见只有寒凌一个人过来了,不免问道:“寒安呢?”

不远处的苏子恒听见,往她们这边看了一眼。果然不见寒安的影子,他转过头去,什么也没说。

寒凌凑近寒霜,“安姐姐说她身子有些不舒服,看样子恐怕是来不了了。”

殿试哪里是可以儿戏的场合?寒安在京又没有人可以帮她说话,要是殿试都没露面,惹恼了陛下,恐怕什么都得不到。

先前不是还好好的?

寒霜的目光转向站在不远处的苏子恒,低下头,掩住了自己眼睛里的神色。

寒安一路跑出来,避开侍卫,随便找了一间屋子进了内,捂着砰砰跳的心,心里还有些后怕。

她突然想起来,要是苏大人临时反悔,在殿试上把这事儿给抖落出来了,恐怕她会吃不了兜着走。连苏子恒都悄无声息的回京了,可见苏家是早有打算。这个时候,跟他们对上,实在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小黄门很快过来,让他们快些准备好,陛下马上就要宣见了。

寒凌看了看门口,“看来安姐姐今日真的是来不成了。”

寒霜拨回她向外面望出去的目光,道:“谨慎些,等会儿就要上殿了,若是寒安没有来,那也是她没有缘分,之后再另外想办法就是了。”

寒凌点了头。

随着小黄门的宣召,这一次通过会试的子弟们,排成了两列,逐渐向殿上走去。

寒霜一步一步,走的极稳。

她终于回来了。

这么久,她终于回到了这个地方。

殿试并不是直接面见皇上,而是要经过四次当庭对答的考核才能到达最后。

第一关就是苏父。

他在人群中看了一眼,并没有看到寒安的影子,心中暗道她识时务,于是安下心来,开始对学子们进行考核。

寒凌在十一位,在寒霜前头,于是先被念到了题目。

考察寒凌的那位先生是平素和寒家交好的一位大人,他先笑了笑,道:“你一路过关斩将,能至此处,也是难得。那你便说说你对先前颁布的《利民令》的理解吧。”

是政令的相关题目。

利民令总括三十余条律,其中包括生计、种植、纺织、百工等七个项目,涵盖了各个行业应该遵循的一些规则,寒霜先前在曦城反驳柳嬷嬷的那条“节约”,就是出自《利民令》。

寒凌凝神想了想。

她和寒霜曾经在天寒地冻的时候去探寻贫苦百姓的生活,因此对于《利民令》的诸多条例都非常熟悉,并都有一些自己的理解。

她道:“《利民令》涵盖颇广,并且在各个领域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不以家世作为准则,乃是真正利民。安曾经在冬月见过卖炭翁的苦楚,也曾遂家姊遍访山间,才终于明白我锦绣王朝之下还有这些衣食都不足的人。”

“他们遍居锦绣王朝的各处,因并没有位高权重而为人忽略,甚至他们的声音都被淹没在市集的喧嚣里,淹没在达官贵人漂亮的衣食布匹里,实是大憾之事。故此,需要了解民生,需要这样的《利民令》。”

“但是,实则《利民令》还有些许不足。”

“它因是律,而不是法,对众人的约束力总会少些。京中的富贵人家,真正全条做到《利民令》的实际不多,但不会有人强硬地去约束他们。寻常百姓虽得了这一二分薄利,生活的艰辛却还是会压得他们抬不起头来。前人云,哀民生之多艰,当是实情。”

“所以,《利民令》要推行,并要足够严厉的推行,否则百姓终究难以衣食无忧,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就只会是一句空谈。”

她躬了躬身,“学生想到的就是这些,还望先生指证。”

监察的大人捻了捻胡须,“好,好,好,你说的很好。可见你是对民生这一事上了心的。我已是没什么能说的了,来,这是你的通过牌,你去吧。”

寒凌躬了身,笑着道:“谢过大人。”

她向寒霜得意的晃了晃手中的通过牌,又指了指那边的尽头处,无声的说:大姐姐,我在那边等你。

寒霜笑着点了点头。

她目送着寒凌走了进去,负手立在原地,将思绪都放空了。

真正一步一步走到这里,她反而并不觉得紧张和难熬了。大概是最艰难的那一段时间已经过去,现在她能够想到的都是未来。

她既然都已经走到了这里,自然不会再让人将她拉下去。

寒霜前面的考生一个又一个的参与了对答,因寒安没有出现,所以倒还少了一位。等前面第十七位答完之后,寒霜捋了捋长袍,慢慢走了出来。

监察的先生念了排名。

“第十八位,寒霜。”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寒门贵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寒门贵女最新章节